發布日期:2019-09-24 07:11:11 來源:
濟南歷山路舊貌(1949年末)
□本報記者趙曉林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70年砥礪奮進,國家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無論是在中華民族歷史上,還是在世界歷史上,這都是一部感天動地的奮斗史詩。
濟南,一座歷史文化名城。1948年9月24日,濟南獲得解放,這是我軍歷史上的重大事件,標志著解放軍拉開了全國范圍內戰略決戰的序幕。從此,濟南進入新的快速發展時期,城市建設日新月異,讓每一位濟南人都感受到身邊的巨變,感受到泉城從一座傳統并顯得有點“老土”的古城,蝶變成散發著現代氣息的新都市。
剛改造完成的大緯二路全景(1983年)
從1949年到2019年,濟南的行政區劃和市域面積不斷演化、逐漸變大
根據資料記載,1949年3月,濟南特別市市政府設立建設局,負責城市建設和管理工作。1949年12月成立濟南市人民政府城市建設設計委員會,負責城市建設工程項目的立項和綜合管理。1950年6月成立濟南市都市計劃委員會,主要負責城市的規劃管理及勘察設計工作,并編制了濟南解放后的第一個城市規劃大綱——《濟南市都市計劃綱要》。“綱要”對城市用地范圍勾繪了輪廓:“要把市界較現市區擴大到三倍”,即西至玉符河,南至大澗溝、黑龍峪,東到劉志遠廟、大張馬莊一線,北至黃河。1959年,濟南市會同國家有關部門的專家,對濟南的歷史、現狀進行了系統全面調查,歷時8個月編制出了《濟南市城市總體規劃》。這個規劃雖然未經國家正式批準,但它是在調查研究、科學分析的基礎上編制而成的。此后多年的建設實踐證明,這個“總體規劃”的骨架基本上是合理的。從那以后,濟南的行政區劃和市域面積不斷演化、逐漸變大。
上世紀50年代末的曲水亭街
剛修建完工的山水溝(20世紀50年代末)
今年初,國務院批復同意山東省調整濟南市萊蕪市行政區劃,撤銷萊蕪市,將其所轄區域劃歸濟南市管轄;設立濟南市萊蕪區,以原萊蕪市萊城區的行政區域為萊蕪區的行政區域;設立濟南市鋼城區,以原萊蕪市鋼城區的行政區域為鋼城區的行政區域。經過這樣的調整后,濟南市轄10區2縣,面積10244平方公里。
70年的時間里,5次城市總體規劃的制訂實施,所帶來的是濟南變得越來越大,變得越來越高;人口越來越多,道路越來越寬、越來越長……濟南從一座圈著城墻的小城,發展成一座大城,又升級到區域性中心城市,還在不斷向現代化國際大都市邁進。
記者采訪了一位民間收藏愛好者,他收藏了不少有關濟南的老照片,其中不少就反映了濟南的城市建設、濟南的變化。他向記者展示了1949年底到上世紀90年代初這50年左右的城市變化。
看到這位收藏愛好者展示的第一張老照片時,記者根本沒認出這是哪個地方。照片上顯示的是一條不寬的土路,路旁雜草叢中還有碉堡和暗堡,顯得很荒涼。收藏愛好者說,這張照片非常罕見,顯示的地方其實現在的濟南人都很熟悉,就是歷山路。當時這里還是郊區,拍攝時間是1949年末,由于大規模城建還沒有展開,所以碉堡、暗堡這些戰爭的遺跡還沒有被拆除。這張照片,可以看作是新中國成立前后濟南的一個節點,從此后不久,濟南就開始了大規模的城市改造建設。
解放閣改建及護城河改造現場(20世紀50年代末)
“濟南開始新的城市建設后,第一個大動作就是拆除城墻,然后改建黑虎泉路和解放閣等,這些在老照片中都有清晰的顯示。當時這可是影響全市的大事,拆除城墻是從1950年2月開始的,當時是為了市政建設的需要,采用了以工代賑及義務勞動的方式施工。最初拆除的是殘存的城門及城墻最外面的青磚,這個工程斷斷續續持續了10多年,很多沒拆干凈的土墻直到上世紀60年代才被完全清除。當時拆下的城墻磚也沒有浪費,一部分被利用修建了大明湖的湖岸,一部分鋪砌了人民商場道路和其他市政工程。所以,拆除城墻對當時的濟南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起到了巨大作用。”收藏愛好者展示的幾張老照片中,就有黑虎泉路和解放閣的改建景象,可以看出當時工地的規模還是挺大的。
解放閣西側護城河兩岸景象(在解放閣臺基上往西拍攝。1965年4月)
基本處于同時期到上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初期的照片,還有山水溝、趵突泉南門外路口、西門外共青團路、曲水亭街等街道改建后的樣子。
在老照片所呈現的景象對照下,更加顯示出濟南的發展成就
進入上世紀70年代,濟南的城建速度加快。這個時期最重要的城建項目就是天橋的建成通車,這在當時可是轟動全濟南的一件大事,很多濟南人不管多遠都要趕來看看這座跨過鐵道的橋。
天橋接近完工時已經通車(1975年6月)
“濟南城市的現代化發展是從進入上世紀80年代以后,大緯二路的改造完成、八一立交橋的完工、黃河大橋的通車、山東體育中心的投入使用等等,每一座建筑在當時都引起過全市轟動,可以說都是代表一個時代的城市地標。”這位收藏愛好者介紹,在上世紀80年代,和濟南市民生活聯系最緊密的就是3條商業街的建成營業。當時,在濟南,一說起順河街、朝山街、舜井街這3個街名,那可是無人不知、大名鼎鼎。每條街開街的那幾天都是人聲鼎沸,可以說每間商店里、每節柜臺前都擠滿了人,各種商品都銷售得非常好。“以前,濟南人一說起逛街、買東西,除了泉城路百貨大樓外,就是緯四路和大觀園了,濟南人已經習慣了去這些原來就很繁華、商品全的地方,而新型商業街的出現,打破了濟南人的這種習慣,也帶來了改革開放的新鮮面孔,讓泉城人品嘗到改革開放的成果,也豐富了濟南人的購物環境和生活。而且,舜井街在當時可以說是聞名全國的電器一條街,影響力非常大。到了上世紀90年代,還有濟南海關大樓、珍珠泉賓館、齊魯賓館等很多新建筑出現,不斷打破濟南最高的紀錄,也都是當時濟南的代表性建筑。”
時代不斷發展,濟南城市建設不斷出新、不斷創新,最長、最高這樣的紀錄也不斷被打破,濟南人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這一切在老照片所呈現的景象對照下,更加顯示對比出濟南的發展成就,更加顯示出濟南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在70年的歲月里,不斷奮進、不斷砥礪前行的昂揚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