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9-09-03 06:55:39 來源:
9月1日晚,市中區勝利大街2號的一個單元樓里的燈全亮起來了,而在此之前的假期里,這個單元的20戶房子里,每天晚上亮燈的不足5戶。
是開學讓“候鳥家庭”又回來了。假期結束了,為了方便孩子上學,他們又從“豪宅”搬回了這里的“蝸居”,或者來到“蝸居”租房。就像前段時間熱播劇《小歡喜》里為了孩子上學近紛紛到學校附近租房的情景一樣,是開學讓這棟老房子又“活”起來了。
“豪宅”與“蝸居”間自由切換
家住勝利大街2號的陳先生女兒今年剛剛考入省實驗中學,開學前,他們剛剛從偉東新都的家又搬回了這里。
“這套老房子是學區房,但只有40平方米左右,為了照顧老人,孩子四五歲的時候又買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新房子,不過,盡管買了新房子,但自從孩子上學起,還是住在老房子的時間久。”陳先生說,孩子上完小學、初中,這就過去了九年,現在孩子上了高中,看起來還要繼續住三年。
周一到周五,陳先生都是早上6:00起床給孩子做飯,送走孩子后再去上班,下午下班給孩子做飯,晚自習后還能去接孩子,盡管方便了孩子上學,但他有時候也覺得在別人看來“身價”昂貴的熱點小學的學區房也就只是孩子上學近便點,停車很不方便,住慣了大房子,再住老房子還是有點“憋屈”,所以每到周末他都會帶著全家人一起回大房子住,甚至平時也會回到大房子“享受”一下。
“不過,為了孩子沒有什么是忍不了的,孩子上學方便是最重要的。”陳先生說,他們一家人原來是周五晚上就回到大房子,周一早上才回來,現在孩子上了高中學習緊張,他們有時候周末也不回去,陪著孩子在這里學習。
假期單元樓里20戶常住的也就3戶
由于自家房子在這里,陳先生對單元樓住戶的情況比較熟悉,他說,如果不是孩子上學,很少有長期住在這里的。
這個老樓一共有5層,除了一層的商鋪外,這個單元樓每層有5戶,一共有20戶。陳先生說,這個假期里,常住在這里的住戶也就3戶,“孩子一放假,我們就搬回去住了,房主一般都不住這里,來這里的大都是租房陪讀的。”
白天,這個單元樓里基本上都是空蕩蕩的,到了晚上才會熱鬧起來,住在這里的大都是孩子在省實驗上學,為了節省孩子路上的時間,家長寧可放棄舒適的居住環境來陪讀。家長孫女士算了一筆賬,“就算三年租房花費10萬元,但給孩子爭取了寶貴的學習時間,也是值得的。”
有的家庭覺得房子小住不開,甚至選擇了夫妻一方在這里陪讀,夫妻兩處分居,不過在他們看來這似乎“也不算什么事兒”。有家長說,因為搬到了小房子里,孩子晚上學習時都不敢有太大動靜,基本上告別電視,晚上也都是趕在孩子晚自習放學前洗漱完畢,“看前幾天熱播的電視劇《小歡喜》,覺得為了孩子高考從大房子搬到距離學校近的小房子的家長不在少數。”
有的學區房成“驛站”有的“陪讀房”花6萬
孩子在經五路小學上學的家長李先生當年也是斥“巨資”買了一套學區房,就是為了解決孩子的上學問題,但孩子入學后,一家人其實很少住在這里,只是中午讓孩子在這里吃飯休息,晚上再接孩子回到堤口路的房子。
“我工作忙,老人要照顧孩子,我們也要照顧老人,沒法全家住在小房子里。”李先生說,從經五路小學到學區房步行5分鐘,從小學到堤口路的家開車也得20分鐘,這還得在不堵車的情況下。把買來的學區房當成“驛站”,他自己也沒辦法。
為了“陪讀”,很多家長都下了血本。記者咨詢一家房產中介,對方告訴記者,像省實驗中學、山師附中周邊的房子早早就被租完了,現在房源很少,有的話價格也比較高。像省實驗校內的房子,一套七八十平方米的房子租價能到每月5000元,學校外面比較好的單位宿舍,帶大院能停車的,不到100平方米的每月也得5000元左右,算下來一年租房得花費6萬元左右。
孩子不介意房子大小 有的還挺內疚
不過對于孩子來說,似乎并不是很介意房子的大小。陳先生的女兒說,她覺得住在老房子里也挺好的,至少上學很方便,生活出行也很方便。陳先生說,有時候他覺得孩子的適應能力比自己要強,反而顯得自己有些“矯情”。
不過,有些在學校附近租房上學的孩子,心理上也是有一些壓力的。“有時感覺父母為自己犧牲挺多,不能住家里大房子來這里陪我上學。”省實驗中學一名高一新生說,這讓自己心里會有些愧疚。
不過,對于父母來說,只要對孩子有利,他們自己吃點苦也沒什么。有家長說,“對《小歡喜》里家長們的那種心情特別理解。”
9月2日正式開學后,陳先生女兒的高中生活也正式開始了,在陳先生的計劃里,3年后他可能也會將這套房子租給新的高中生,而他也將告別“候鳥”的遷徙生活。 (新時報記者柴穎穎)
●延伸閱讀
寄宿陪讀都沒錯適合孩子最重要
陪讀還是寄宿一直是家長圈里熱議的話題。支持寄宿的家長說,寄宿制學校利于鍛煉孩子的自理能力,節省寶貴的學習時間;支持陪讀的家長則認為,孩子不喜歡寄宿還要強迫他去住校,對孩子學習未必是有利的。對此,有高中學校老師說,無論選擇寄宿還是陪讀,其實都沒有完全的對錯,關鍵是給孩子一個舒適的學習環境,尤其是在高中學習壓力大的情況下,根據孩子的性格特點選擇適合的學校和學習方式才是最重要的。 (新時報記者柴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