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9-08-21 07:39:41 來源:
徐錦庚作主題報告。(本報記者張憲政攝)
徐錦庚,人民日報社山東分社社長,高級記者,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理事,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這樣一位“新聞大家”,8月20日走進濟南日報報業集團的“點單式”培訓課堂,以《于平凡處見繁花——淺談通訊和報告文學采寫的“四力”》為題,作了一場精彩深刻的主題報告。報業集團主要負責同志主持報告會。
這場報告既是報業集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重要內容,更是對集團廣大采編人員一次現場業務輔導,讓大家深受啟迪、倍感激勵。
徐錦庚作為一名記者,已經功成名就、著作等身,但他依然扎實采訪,筆耕不輟,讓人深切感受到一位新聞工匠所堅守的初心。
他寫的長篇報告文學《中國民辦教育調查》獲第六屆魯迅文學獎,并入選多個紀實文學年度選本;長篇報告文學《國家記憶》獲第十三屆全國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短篇報告文學《懶漢治村》入選《新華文摘》;短篇報告文學《曙光中的足跡》入選《學習活頁文選》;兩篇新聞作品入選中國人民大學教材。
腳力:絕知此事要躬行解決“如何采”即素材收集問題
腳力到位,筆力方能雄健。
記者,是時代的記錄者,而時代的變化,總是在基層首先醞釀發生。
“報告文學是混血兒,母本是通訊,父本是小說。”徐錦庚生動精辟的論述,一下就抓住了大家的耳朵。
2008年,徐錦庚在山東棗莊采訪時,決定圍繞臺兒莊大戰和臺兒莊古城的重建,寫一部《臺兒莊涅槃》的長篇報告文學。
“從那時起,我花了5年時間寫就文章。其中4年時間用來實地采訪、收集史料、甄別史實。”徐錦庚的腳力之健,讓大家深受震動。
徐錦庚例舉了一個執著求真的例子。抗戰時期,川軍將領王銘章戰死沙場。但對王銘章的死因,普遍觀點認為是“自戕殉國”。
徐錦庚卻沒有繼續寫“自戕殉國”。就為這樣一個細節,他輾轉四川,來到王銘章的嫡孫王德明家中。王德明說,爺爺犧牲時身邊的警衛副官李紹坤回憶,王銘章是身中數彈、當場犧牲的。根據這些素材,徐錦庚在描寫滕縣保衛戰時,把王銘章之死寫成“當場犧牲”,否定了“自戕殉國”的說法。
這才有了從“自戕”到“犧牲”的字字千鈞。
眼力:世事洞明皆學問解決“寫什么”即題材的篩選問題
眼力所至,柳暗花明。
有一次,省科技廳的一位領導向徐錦庚提供一個線索:章丘某人有項新發明,用蟑螂處理餐廚垃圾,建議去采訪。
徐錦庚不信,按兵不動。
兩年后,這位領導又提起這事,說那人了不得,養殖蟑螂已達上百噸,一天能吃掉十多噸垃圾!
徐錦庚吃了一驚,急急趕去。他親眼證實李延榮養的蟑螂,能將餐廚垃圾吃干榨盡,蟑螂烘干磨粉拌入飼料后,還能完全替代抗生素。徐錦庚對這件事跟蹤采訪半年,心中一個個問號被拉直,坐不住了。
他采寫的短篇報告文學《馴蟲記》在人民日報整版見報后,媒體紛至沓來,“蟑螂大王”李延榮走到了聚光燈下,徐錦庚卻默默退到光圈外,開始檢討自己。
徐錦庚沉思,這個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目光冷漠,看到的是灰霾;目光熱切,才能見彩虹。
徐老師同大家共勉:“善于發現問題、迅速捕捉亮點、精準抓住要害的眼力,絕非一朝一夕就能煉成,需要我們做有心人,耐住寂寞、持之以恒、集腋成裘、積沙成塔。”
腦力:吹盡狂沙始到金解決“如何寫”即主題的把握問題
延安時期,毛主席為《新中華報》的題詞只有兩個字:多想。
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對新聞工作者明確提出了“四力”的要求,其中就包含“腦力”。
新聞工作者如果不具備勤思善學的腦力,就會在看問題上失之于淺、失之于偏。
如何讓新聞報道承載思想,表達價值?
徐錦庚以報告文學《因為愛,所以愛》的采寫為例說明。
2014年,徐錦庚接到報社采訪任務,去西藏采寫援藏博士夫妻馬新明、孫伶伶事跡。到了高原,馬新明說,這兩天沒空。徐錦庚沒有氣餒,與馬新明同吃同行,如影隨形。兩天后,其他媒體進藏,集體采訪開始,面對厚厚一沓材料。徐錦庚依然在思考——“寫人物,必須寫出自己的感動,先打動作者,才能打動讀者。”
徐錦庚苦思冥想,最終把日記體與報告文學嫁接,用日記體的“現在進行時”,裝進主人公事跡的“過去時”。他在高原上,一直寫到大腦缺氧,任情感在鍵盤上一瀉千里。最終,《因為愛,所以愛》一氣呵成。
增強腦力,要堅持勤學習、多思考,真正做到學思踐悟,知行合一。
徐錦庚點睛道:“作為黨報新聞工作者,我們的腦力應集中于弘揚正氣,鞭撻時弊。”
筆力:看似尋常最奇崛解決“如何說”即語言的表達問題
“作為新聞工作者,大家都熟悉‘了’這個字。‘了’字用多了,行文拖泥帶水,我建議盡量少用。”徐錦庚巧妙地從一個常見字說起,闡發自己的“筆力”觀。
徐錦庚認為,新聞語言側重概括性敘述,簡稱“概述”,特點是簡明扼要;文學語言側重于描寫性敘述,簡稱“描述”,特點是生動形象。假如記者能綜合運用這兩種語言,就能使作品既簡潔又生動。
筆力差的,拖泥帶水;筆力好的,行云流水。不論是恢弘的寫作人生,還是含情的字里行間,徐錦庚總是毫無保留地和大家分享寫作的奧妙。。
這一堂課讓大家感覺受益頗深,紛紛表示,將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努力做一名政治過硬、本領高強、求實創新、能打勝仗的黨媒新聞工作者,寫出更多忠于時代、記錄時代的好新聞、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