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9-08-20 06:56:01 來源:
山東國際會展中心“首秀”
8月18日,位于濟南槐蔭區的山東國際會展中心的“首秀”落下帷幕。3天時間,吸引800余家省內外家居企業參展、涌入超過10萬客商群眾、現場成交額達3億元……讓公眾再次“觸摸”到了濟南會展業的力度和熱度。
一個多月前,2019東亞博覽會在濟南國際會展中心開幕,匯聚全球56個國家和地區,以及500多家機構、企業……汽車、美妝、家居、高端酒水博覽會,濟南如同一個永不落幕的劇場,每天都在上演不同主題、各種風格的活動和展覽,給這座城市帶來無限活力和精彩。
2019年年初,濟南榮膺“2018年度中國十大影響力會展城市”,意味著一座新的“會展之都”正在崛起。而如今,會展經濟以其強大的經濟帶動效應,愈發成為全國各地追逐的熱點。面對龐雜的會展供給,濟南如何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會展競爭力?如何成為更高水準、更高規格的“國字頭”會展、國際會展的“不二選擇”?
“數量刷新+效益提升”每兩天就有一場規模展會
“每一樣參展產品都已名花有主,可以輕松返程了。”18日下午4時,山東國際會展中心臨近閉館,來自鄒平的吳玉正在收拾展位,他并非首次來濟南參展,看著手中寫得滿滿的“意向清單”,他笑言,“每次參展訂單都有跨越式增長,真的‘參展一次,夠吃半年’。”
蓬勃發展的展會拉動的不僅僅是訂單,更多的是帶來龐大的人流和資金流,帶動濟南眾多產業煥發新的活力。業內有一個普遍認同的數據:會展經濟收入具有1:9的產業帶動效應,即若某一次會展的直接收入為1,則對餐飲、交通、旅游、酒店等相關產業的帶動收入為9。正是基于如此強大的帶動效應,會展業有時被稱為“經濟發展加速器”。
從商務部門提供的數據來看,2018年,濟南舉辦各類展會活動196個,其中展館內舉辦164個、展館外舉辦32個,總展覽面積約300萬平方米,其中舉辦國字號、國際性展會15個,舉辦各類節慶活動64個。全市已有國際展會認證(UFI)展會11個,位居全省首位。
“196”這個數字,意味著在濟南,每兩天就有一個成規模的展會。這個頻次仍在不斷攀升,2019年,計劃在濟南舉辦的各類展覽活動有220個以上,其中,國家級國際性展會15個以上。“首秀”告捷的山東國際會展中心,經過短暫的休憩之后,在本周末又將迎來新能源車展。到今年年底,山東國際會展中心已有近20場展會,舜耕和高新會展有30多場展會在排隊。
密集的展會布局濟南,必然看好的是濟南發展會展的實力。
“政府引導+市場導向”“多館聯動”托起發展“生態圈”
當越來越多的地方關注到會展經濟所蘊含的巨大潛能,會展業便成為眾人眼中的“香餑餑”,如何做出差異化和特色化,做出影響力和競爭力,是每個城市發展會展業的命題。
“將展館的營銷上升到城市的營銷,形成政府和企業聯合的營銷團隊,充分發揮職能部門的資源優勢,爭辦國家級會議和展覽項目。”濟南市會展業協會會長周建軍表示,濟南要具備國際視野,利用管理運營公司的平臺優勢,與國內外有實力的品牌展會建立合作關系,強強聯合,助推濟南會展經濟提檔升級。
隨著山東國際會展中心的開門納客,目前濟南已形成“差異化”發展的會展場館新格局。
“對各個展館進行科學定位,突出特色,實施品牌化戰略,提高濟南的會展競爭力。”山東國際會展管理運營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舜耕展館主要接待政府及各類小型精品展會、新題材及市場培育型展會;高新展館主要接待規模在3萬平方米以下的中型展會、專業題材展會等;山東國際會展中心主要接待國際級、國家級展會,全國巡展、大中型展會、各類會議及大型活動。“舜耕和高新展館起到孵化器的作用,形成‘多館聯動’的局面。”
“作為管理運營平臺,更要堅持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打造一批涵蓋場館管理、會議服務、商務服務、展會合作等全產業鏈的專業化公司,助力濟南會展業發展。”周建軍表示,目前,山東國際會展中心還在試運營階段,不斷糾正和提升服務質量,明年是“基礎年”,預計后年將出現質的飛越。
“硬實力+軟環境”政策加持實現會展城市能級突破
從剛下飛機的那一刻,從巴基斯坦遠道而來參展東亞博覽會的喬杜,就對濟南產生了好感,因為從接機這件小事里,他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的“用心”。
“展會規模一年比一年大”,韓國駐青島總領事樸鎮雄見證了東亞博覽會的變化,他認為展商之所以選擇牽手濟南,看中的正是濟南這座城市整體實力和專業環境的不斷提升。
毫無疑問,會展業是反映一座城市發展的“晴雨表”,會展業的發展程度如何,背后折射的是一座城市的能級。
為了做大做強我市會展產業,濟南市委、市政府相繼出臺一系列支持會展產業發展的政策規劃。去年4月份,濟南出臺《濟南市會展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以建設區域最具活力的會展強市為目標,以市場化、專業化、品牌化、信息化、國際化為導向,從大力推進場館建設、壯大市場主體、培育會展品牌、創新管理體制、優化發展環境等各方面做出科學謀劃,促進會展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
這也為濟南會展業立下了沖刺的“新坐標”——利用三年時間,基本建成結構優化、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機制健全、服務優良的會展業發展體系。到2020年,全市展館面積突破20萬平方米;展會數量突破220個;展覽總面積突破400萬平方米;打造品牌展會18個以上、龍頭企業3家以上;引進國家級品牌展會10個以上、知名會展機構3家以上;實現會展業直接營業收入16億元,拉動相關行業營業收入200億元。
山東國際會展中心的開館,意味著濟南又增添了一塊重量級“砝碼”。其實,濟南的“砝碼”不止這一個。在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內,濟南正在建設一個對標“世界一流、中國第一”的國際會展中心。未來,濟南將形成東(濟南高新國際會展中心)、西(山東國際會展中心)、南(濟南萊蕪會展中心)、北(濟南綠地國際博覽城)、中(濟南舜耕國際會展中心)“十字形、差異化”發展的會展場館新格局。如此,使得濟南會展業的硬環境將“更硬”,初步具備問鼎“會展之都”第一梯隊的實力。
“如果大家知道這里有肥沃的土地,有強大的政府支撐,有專業的發展環境,那么想做大自己的生意和品牌,就會將濟南作為他的目標城市,就會主動來尋找商機。”得知山東國際會展中心開館的消息,趙云山特地從青島趕來尋找合作項目。他認為“不虛此行”。
畫外音
■參展商:
“濟南給了我們信心”
“山東國際會展中心首次開館,3天時間總成交額就達到3億元,還有不少意向訂單,估計后期還會產生幾億元的成交額。”濟南金諾展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藝介紹說。
這個數字大大超過了展覽公司的預期,現場的人氣和貼心的服務也讓參展商感受到了濟南的魅力。“明年同期再約。”雖然是首次來濟南參展,來自福建的劉女士已經決定每年都來“打卡”,“對生意人而言,之所以選擇濟南,意味著我們對這座城市的發展環境,尤其對會展投資環境有著充分信心和認可。”
■逛展人:
“在濟南逛展很舒暢”
8月18日,市民張先生帶著一家三口去逛山東國際會展中心,“看新聞知道現場特別火爆,本來還擔心停車問題,沒想到多慮了。”現場,近3000個車位對參展商和觀眾免費開放,并且在周邊道路設置了臨時停車位。“在濟南逛展真的很舒暢。”
“經常帶著孩子逛展會,能長不少見識。”在張先生的記憶中,這些年在濟南舉辦的展會類型越來越豐富,規模越來越大,并且“國際范兒”越來越足。“對城市而言,會展活動就像一座交流之橋,希望國內外其他城市可以通過更高規格、更多頻次的會展,了解濟南,在濟南發現共贏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