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9-08-14 06:38:33 來源:
8月13日,在相公中學安置點,受災群眾熊曉蓉(左)喂孩子吃飯。
王百通(左)等志愿者抽空休息、就餐。
“雞肉燉粉皮,真香!”“里脊肉夾饃,好吃好吃……”
8月13日,記者來到受災群眾安置點章丘區相公中學,還沒走進教學樓大廳,就聞到里面傳來陣陣菜香,湊近一看:有花卷、肉餅、火燒,還有大蒸包,保溫桶里是熱乎乎的雞肉燉粉皮,還有各種炒菜、飲料,群眾們井然有序地排隊打飯。
據了解,從11日開始,有近500名群眾被臨時安置到這里,大部分來自鄰近的東皋西村。相公莊街道安排20位村民一個房間,按比例發放了褥子和被子,還為年齡大、患有慢性疾病的老人安排了單人床。二樓的醫務室還安排了4名醫生24小時不間斷巡診,保證村民身體健康。熱心群眾送來的舊衣物堆滿了整整一間教室,任由村民們挑選。
今年75歲的高大娘患有風濕性關節炎和小腦萎縮,消化也不好,吃飯需要細嚼慢咽,起初她的老伴兒以為救災物資只有方便面、火腿腸,住得也不踏實,擔心老伴兒身體吃不消,“沒想到菜這么豐富,住得也挺好,很暖和,怕是回去能胖上幾斤。”
在學校走廊里,忙活了一上午的王百通拿起熱乎乎的蒸包,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他今年只有14歲,是章丘區實驗中學一名初中生,也是相公中學安置點志愿者中年齡最小的。
12日上午,正在參加家庭聚會的王百通在朋友圈看到了東皋西村的受災視頻,了解到數百名受災群眾被安置到相公中學后。他當即跟家人商議,想去當志愿者,幫助別人也鍛煉自己。
在場的10多位長輩紛紛表示支持,表哥石辰宇和袁威也決定一同前往。
當天下午1點多,三人來到相公中學,沒想到卻成了第一批抵達的志愿者。守在教學樓大廳的工作人員熱情接待了他們,為他們發放了黃馬甲,還掛上了志愿者服務牌。
他們把教學樓大廳、樓道和教室內的垃圾清理出來,裝上垃圾車運走。不久,王百通的親戚們也趕到了現場。三家十幾口人一直忙到晚上10點,直到當天救援物資全部卸完才回家。當晚,兄弟仨每人吃了5個大蒸包,王百通說,這是他吃得最多的一次。臨睡覺前,他把鬧鐘定到3點半,第二天一早就叫上父母再次來到學校。“確實很累,但是感覺很充實,這種擔當,是學校里學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