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9-08-12 07:15:15 來源:
儲長云是原濟南國棉三廠團委書記、前紡車間主任。幾十年前在紡織一線工作的經歷,如今還歷歷在目。
據他回憶,上世紀70年代初,紡織工人身穿白大褂,頭戴白帽,令人刮目相看。“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當時的廠長王德敏、陳敏無私奉獻的精神教育感染著三廠的職工,他們早上四五點進車間,晚上八九點回家,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拿著跟工人一樣的工資,沒有津貼,不搞特殊。車間就是他們的工作崗位。除廠里開會外,大部分時間在車間里,因此發現問題能夠及時解決。
有一次,廠長發現棉花供應不上,夜班可能停產,便立即召集供銷科開會,供銷科連夜出車,從棉花廠拉回原料,保障了紡織生產。車間就是他們工作的第一線。廠長下車間從第一道工序到走完八個工序,最少兩個多小時,有時在第一線發現問題,在第一線解決問題,就要走一上午的時間。這種兢兢業業、精益求精的精神,得到廣大職工的贊許。
1976年,由于當時的特殊原因,車間干活的人少,在這種情況下,團委組織全廠團員青年成立了“五四先鋒連”,他們除干完本職工作八小時外,下了班還要繼續進車間紡紗。團委委員吳強,車間黨支部書記房螢、李建偉起到了標桿作用,修紡織機的男青年沒有紡織技術,就邊學邊干,后來他們也成了紡織能手。
全廠的團員青年撐起了半邊天,目前他們已經成了六七十歲的老人,當回顧過往歷史時,他們自豪地說:歲月把我的青春帶去,但無私奉獻的精神常駐心間,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