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9-08-07 07:15:15 來源:
位于濟南高新區的山東省大數據產業基地項目。(效果圖)
告別拍腦袋、拍大腿,“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用數據創斷”,大數據產業被寄予無限厚望,促進包括工業、建筑業在內的各行各業新舊動能轉換。
然而經歷了前些年狂熱追捧“烏托邦式”的美好設想之后,如今到了落地執行層面,人們驀然發現,通往美好前景的途中還有很多困難、問題需要克服、解決,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
所幸,包括濟南在內的產業界正在尋求破解之道,一個個標準正在推廣,一個個優惠政策正在落地執行,一塊塊堅冰正在被打破,大數據產業正在“突圍”。
可推動產業智慧化升級
大數據最應該率先在哪些領域應用?國家信息通信國際創新園服務中心副主任陳西武,通過分析市場需求度、市場成熟度等多個指標后認為,在民生領域,濟南應用大數據的順序依次為治堵、治霾、治安、扶貧、城市規劃管理等。
至于產業領域的應用順序,陳西武認為依次是物流、金融、醫療健康、工業、農業,“這些都是濟南市最具優勢和潛力的應用領城,市場需求度最高,同時,大數據技術在相關領城的成熟度也較高”。
只是大數據要應用在這些領域,還有很多基礎性工作要做。以建筑業為例,目前,越來越多城市提出要打造智慧城市。“如果不動產沒有數字化,只是一棟棟建筑,那智慧城市就是空中樓閣。”清華大學軟件學院教授顧明說,因此,建筑業需要信息化,可以提供大數據。
再以工業為例,人們希望生產全流程數字化,可監測并能作出迅速反應。以浪潮位于濟南孫村的智慧工廠為例,從客戶下單,到組織原材料、進行生產,再到安裝交付給客戶,全流程自動化、信息化,哪個環節出現問題,會立刻報警,啟動應急預案進行處置。
這樣做的一個前提是,工廠和所有業務流程都必須進行信息化、數字化改造。因此細心的人可能會注意到,近些年,政府一直在推工業化、信息化融合,企業上云。根據工信部和山東省的工作部署,到2020年,濟南要推動2.7萬家企業上云。
有時投入與產出不成正比
只是這種傳統產業的數字化、信息化改造之路并不平坦。比如建筑業,近些年興起了建筑信息模型(簡稱BIM),它可以幫助實現建筑信息集成,從建筑設計、施工、運行直至建筑全壽命周期的終結,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節省資源、降低成本,實現可持續發展。
“在推廣中遇到了一些問題。”顧明說,一些開發商、建筑商會問,過去蓋樓,沒有BIM,不也蓋起來了嗎,為什么一定要用它,還要多花錢?出現這種疑問的原因是建筑完工投用后,應用BIM積累采集到的信息沒有被全部利用,沒有產生足量的價值。
統計數據顯示,建筑物完工后,只有10%左右的信息對后期運營有用,其他基本沒用,這種投入與收益不成正比,導致出資方對BIM興趣不大。很多開發商對BIM的印象是:花里胡哨很好看,但很多都實現不了。
再比如工業領域,企業投入資金進行數字化、信息化改造之后,產生的收益沒有想象中大,就不太感興趣。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余曉輝在來濟南參加BIM軟件產業峰會時表示,工業互聯網是新工業革命的重要基石,企業上云是大勢所趨。
一些大企業之所以積極進行數字化改造上云,是因為它規模大,投入與產出成正比,可增加收益;而一些中小企業規模小,投入之后不足以回收成本,感興趣的就不多,這說明企業規模還沒到達那個臨界點。
安全、標準不完善影響發展
其實,一些有遠見的中小企業主也意識到,需要順應時代潮流進行數字化改造,實現智慧生產,也能承受暫時的虧損,投入與產出不成正比,只是擔心改造之后,自己的核心技術參數都放到云上,會不會不安全,被同行所竊取。
“以大數據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確需要關注安全問題。”前一段時間在濟南舉行的院士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小云說,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同樣也沒有上云企業的安全,必須發展規模化自主可控的網絡空間安全產業,建設安全可信的網絡環境。
就企業上云安全性問題,記者曾采訪過多位專家,他們大多表示,安全的問題無解,永遠無法保證絕對安全,但可以保證相對安全,如果企業擔心核心技術會泄露,可以做個工藝包,不上云,只把可以上云的那部分上云。
除了安全、擔心隱私泄露問題,其實影響大數據產業發展的因素還有很多,大數據技術完整過程,除了最基礎的收集,還包括數據清洗、數據篩選、數據處理、數據分析、數據應用等,這中間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都會影響最終結果。
比如收集,數據往往掌握在某些部門或公司手中,他們出于利益考慮,或者擔心安全問題不愿意提供,那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再比如數據清洗、篩選問題,之所以要這么做,是因為采集到的原始數據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沒有任何意義和價值的,必須清洗掉才能保障結果正確,然而目前清洗、篩選標準各異。
按標準提升數據管理能力
在工業互聯網領域,2018年7月份GE(美國通用電氣公司)被《華爾街日報》爆料正著手出售數據資產,引起業界一片嘩然。該公司于2012年在全球率先提出工業互聯網概念,并推出了平臺產品,堪稱該領域的鼻祖。
公開數據顯示,GE云計算中心積累了100萬個數字孿生和上百個工業APP。“海量的數據涌過來,必須通過篩選、清洗,處理成知識,數據才會變成資產,否則它就只是數據而已,無法變現。”顧明說,工業互聯網要想成功,必須具備把數據處理成知識的能力。
國家已經意識到這一點,牽頭制定了《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評估模型》(以下簡稱DCMM),這是我國數據管理領域第一個國家標準,為我國數據管理體系建設、企業數據管理能力提升提供了標準化支撐。
目前,DCMM正在全國推廣,全國首場宣貫會日前在濟南舉行。“我就是想通過舉辦宣貫會,盡快提升企業的大數據處理能力,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進而推動各行各業轉型升級。”濟南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說。
與此同時,《濟南市加快軟件名城提檔升級促進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日前正式印發,明確提出對首次通過DCMM二級、三級、四級評估認證的軟件企業給予不同額度的獎勵,這是全國首個DCMM認證獎勵政策。(本報記者劉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