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9-05-21 07:21:20 來源:
20日,王小藍小朋友參觀地鐵“小藍”。 新時報記者郭堯 攝
5月20日,3號線首列地鐵車“小藍”來到濟南。它將要過哪些關才能正式上崗、運載市民出行呢?據了解,一般來說,首列地鐵車“到貨”后,會很快開始緊張調試以及一系列整改和最后預驗收,加起來得有上千次。按計劃,“小藍”將于今年10月1日試運行。
“全身體檢”后才能“跑起來”
在接車現場,中鐵電氣化局集團3號線供電項目部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接下來將對“小藍”進行“全身體檢”,即對車輛進行靜調。通俗來講,車輛靜調主要是在車輛靜止狀態下,接通電源,對車輛的各項功能進行檢查和調試,保證狀態穩定。所有靜調項目結束并且車輛狀態良好,沒有相關故障,即可上試車線進行車輛動調。
在運動狀態下接受“體檢”,這個過程就被稱為“動調”,主要是針對運行過程中的電壓、牽引、加速度、牽引力、速度、制動數據進行記錄并分析其是否正常。正線“動調”預計6月中旬進行。
在靜調和動調之后,還會開始新的測試模式“5000公里試跑”。其間,測量要模擬正線實際運行,記錄接觸網網壓、車輛速度等相關數據。在這些測試全部結束后,標志車輛調試告一段落,開始下一階段的試運行前的準備工作。
開通運營前還要進行一系列實驗
車輛的靜調、動調均離不開供電及弱電專業。3號線的供電及弱電專業均由中鐵電氣化局集團承建。地鐵電氣化施工作業中,供電及弱電項目就如同人的“心臟”和“神經中樞”。供電項目源源不斷為列車運行提供動能,而弱電項目為列車發出行車指令,控制列車的具體運行情況。
一條地鐵線路在開通運營前,在土建、軌道等基建部分完成以后,還需要經過冷滑試驗、限界測量、熱滑試驗、空載試驗、模擬載客試驗等階段。記者獲悉,在接車的同時,車輛段試車線首條承力索成功架設,承力索架設是接觸網施工的關鍵環節之一,這也為列車試車線動調、線路冷熱滑打下堅實基礎。
其中,接觸網冷滑是指在接觸網不受電的情況下,通過電力機車受電弓的滑行,對接觸網進行動態試驗檢查,確認實際參數是否滿足設計和驗收標準,為接觸網送電、熱滑等工作消除質量和安全隱患。熱滑試驗是帶電實車檢測線路,目的主要是設備磨合,以及車輛、信號、通信等的現場調試。(新時報記者李尚隆 趙櫻寧)
●延伸閱讀
3號線實現可視化建設
3號線在線網中是城區東部貫通南北向的一條市域快線,是市域軌道骨干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沿線經過濟南東站、奧體中心、龍洞片區,是連接主城東部中心、機場、空港組團的縱向線路,是濟南東部新城的南北向快速客運走廊。3號線與R2線構建中心城“十”字骨干線,是溝通東部新城與主城核心區,強化濟南三大火車站之間銜接的重要線路。
3號線一期工程南端起于龍洞莊,主要經龍鼎大道、奧體西路、工業北路、濟南東客站南北向主軸,止于灘頭站,線路長約21.57公里。區別于1號線的“上天入地”,3號線一期工程均為地下線,設站13座,換乘站6站,平均站間距1.7公里,最大站間距3.145公里,最小站間距888米。目前,地鐵3號線已經完成工程總量的70%以上,涉及行車供電、信號和通信等專業正在緊張施工中。根據初步考慮,規劃中3號線的延長線將到機場方向。
5月20日,接車儀式上,濟南軌道交通第三項管中心負責人利用BIM模型講解3號線特色車站全貌。目前,濟南地鐵3號線正處于建設階段,一期工程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引入了BIM技術應用。利用數字化建模,為建設工程提供全方位服務,實現整個過程的可視化。記者獲悉,車站BIM應用可以模擬開挖、建設,可以以第一視角模擬重建,避免了施工過程中的設計變更及反復拆改,大大提升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損耗。據了解,僅管線綜合一項就節省項目直接成本500多萬元。特別是精裝修的虛擬建造和模擬仿真,能夠在真正實施之前,實現各方對最終實施效果的決策、確認,避免了后期的反復調整。(新時報記者李尚隆 趙櫻寧)